有些當地滅鼠以人的喜好來挑選餌料,配出的毒餌,有的鼠種愛食,有的鼠種卻不喜歡吃,各種鼠都不嗜好。單個當地用鹵豬耳、油條等做餌料,成本高,作用並不佳。鼠類的味覺、嗅覺與人類大不相同,鼠種不同,其嗜好也不相同。如褐家鼠食性雜,喜歡葷、水分多及甜味食物;黃胸鼠雖為雜食性,偏素食及酒味東西;而小家鼠則嗜好種子類食物。所以,應依據靶鼠的生理生態和攝食行為特性來挑選餌料。因而,餌料也是捕鼠成敗的關鍵因子之一。南邊宜挑選新鮮稻穀作餌料,稻穀適口性好、不易黴變。大米易破碎、黴變而影響適口性。
事實上,作用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毒餌使用量,特別是使用慢性抗凝血滅鼠劑,又稱為多劑量滅鼠劑。因其對鼠作用緩慢,因而,其使用量不能如急性殺鼠劑那樣用量少。有些當地分配毒餌時,效益好的單位,多發;反之,則少發;單位領導重視的毒餌多,不重視的毒餌少。而不是依據鼠密度高低來分配毒餌量,形成效益差的要點單位和其它鼠密度高的當地,毒餌量不足,然後影響到大局滅鼠作用。
鼠種不同、鼠藥不同、當地不同,投進毒餌要點也不相同。由於鼠種不同,其活動當地不盡相同。褐家鼠多在地上及近水源處休息;小家鼠喜歡較枯燥的中層櫥櫃中活動;廣布南邊的黃胸鼠首要在建築物的上層繁衍。一般化學滅鼠,多重視地上布餌。滅鼠後殘留鼠多為小家鼠和黃胸鼠。目前,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及交通運輸等原因,黃胸鼠從東洋界已跨過黃河,在古北界—陝西、甘肅、寧夏有散布,並有覆蓋各地之勢。在西安家鼠中,1988年黃胸鼠占54.17%,為優勢種。因而,放置毒餌應少粒多堆,注意高層布餌。
如閣樓、櫃頂及吊頂等高處的毒餌投進。抗凝血滅鼠劑的慢性毒力遠高於急性毒力,一次性投進毒餌,不能發揮藥效,使用此類藥不要性急,須分次投進毒餌才幹進步滅鼠作用。一個單位的鼠類散布並不均勻,且年間也有改變,不能簡略地均勻投進毒餌。投餌前應先調查或仔細觀察鼠類散布,要點部位,投進毒餌量要足。
製造毒餌不應隨意進步毒餌濃度,濃度過高會影響鼠類適口性,形成鼠類拒食,滅鼠作用不好。因而,毒餌須依據藥、餌料特性及當地氣候情況來製備。如依據鼠藥(多為原粉)的溶解性來挑選恰當的溶劑(有的溶劑會影響鼠類適口性)。不然,溶解不完,形成毒餌濃度偏低,影響滅鼠作用;帶殼餌料製造須比不帶殼餌料恰當進步濃度,製備時刻也要長些,如帶殼餌料製造,夏日須7—8個小時即可,冬季則要24小時。在多雨季節,為保證滅鼠作用,也恰當進步濃度。鹽與味精不能進步鼠的適口性,2%的鹽可進步黑線姬鼠的適口性,但會影響褐家鼠等其它鼠的適口性,它們同時配伍使用還可令鼠產生厭惡和拒食,因而,應慎用。注意:要挑選好餌料(黴變餌料鼠不食)、用清水、配準藥、常翻拌、浸足時,裝藥液及稻穀的容器須不漏,不必裝過農藥的用具。
本網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於互聯網,本網轉載出於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,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對於文章的內容版權和真實性,本網站不承擔任何責任,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,請及時與黄瓜视频网址聯係進行刪除。